LY∕T 3111-2019 动物园陆生野生动物疫病防控技术通则(林业)

ID

531B54B1109247178897A0A86BBF0186

文件大小(MB)

0.32

页数:

14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1-12-27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99,B 60,LY,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 3111—2019,动物园陆生野生动物疫病防控技术通则,General technical rule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rrestrial wildlife-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 in zoo,(发布稿),2019 - 10 - 23发布,2020 - 04 - 01实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布,LY/T 3111—2019,I,目 次,前言 .. .. . II,1 范围 .. ..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3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 .. .. 1,4 总则 .. .. .. 2,5 监测 .. .. .. 2,6 消毒 .. .. .. 2,7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 .. .. . 3,8 驱虫 .. .. .. 3,9 预防 .. .. .. 4,10 隔离检疫 隔离检疫 隔离检疫 .. .. 4,11 患病动物处置 患病动物处置 患病动物处置 患病动物处置 .. .. .. 4,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 动物园重点监测疫病名录 物园重点监测疫病名录 物园重点监测疫病名录 物园重点监测疫病名录 物园重点监测疫病名录 .. . 6,附录 B(资料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 动物园常规化学消毒方法 动物园常规化学消毒方法 动物园常规化学消毒方法 动物园常规化学消毒方法 动物园常规化学消毒方法 .. 11,LY/T 3111—2019,I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经营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负责起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上海动物园等单位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耿海东、解林红、柴洪亮、裴恩乐、孙伟洋、徐钰、桂剑峰、黄康宁、张晓田、彭鹏、李景浩、秦思源、孙贺廷、初冬、高玉伟、李依然、侯志军、滕丽微,本标准首次发布,LY/T 3111—2019,1,动物园陆生野生动物疫病防控技术通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动物园陆生野生动物疫病防控的总则、监测、消毒、免疫接种、驱虫、预防、隔离检疫和患病动物处置等疫病预防控制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动物园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8448.1 实验动物 体外寄生虫检测方法,GB/T 18635 动物防疫 基本术语,CJJ/T 240 动物园术语标准,LY/T 2359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T 18635、CJJ/T 240、LY/T 235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动物园 zoo,饲养展示野生动物并对公众开放的场所,包括城市动物园、野生动物园、专类动物园、旅游景区内的动物展区等,3.2,健康评估 health assessment,通过综合分析一定时间段内动物的精神状况、体况、食欲等方面的观察结果和动物的食性、栖息环境变化情况、繁育情况和患病情况等,得出的动物健康状况结果,3.3,圈养陆生野生动物 captive terrestrial animal,人工饲养的,生物学特征没有发生变化的,天然分布在陆地环境中的动物种类或其种群,包括兽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3.4,流浪动物 stray animal,LY/T 3111—2019,2,散布于城市各大公园、社区以及城乡结合部等地区的无主人的犬、猫和其他动物,4 总则,4.1 动物园陆生野生动物疫病防控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4.2 应制定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制度,编制突发陆生野生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组建由兽医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应急处置预备队,并定期组织开展演练,4.3 应根据圈养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当地和园内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和易感情况等,制定消毒、免疫接种、驱虫等作业规程,4.4 应规范游客管理,做好饲养员、兽医等相关人员的个人防护,避免人和动物交叉感染,4.5 应建立监测、消毒、免疫接种、驱虫、药物预防、隔离检疫、患病动物治疗和死亡动物处置档案,4.6 动物园应进行环境治理和鼠、蚊、蝇等有害生物防控,5 监测,5.1 日常监测,5.1.1 应根据圈养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园内及周边区域陆生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分布情况,结合当地动物疫病流行状况,确定监测频次、巡查路线和固定观测点,5.1.2 饲养员每日应对饲喂的圈养陆生野生动物的精神状态、体况、食欲、行为、排泄物、形态等进行观察,5.1.3 兽医等专业技术人员应按照确定的巡查路线和观测点定期对园内及周边陆生野生动物、流浪动物集中活动区域进行监测,5.1.4 圈养陆生野生动物健康评估宜每年进行一次,5.2 专项监测,5.2.1 可进行陆生野生动物疫病病原监测及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动物园重点监测疫病名录参见附录A,5.2.2 应将园内及周边区域的陆生野生动物、流浪动物纳入专项监测,定期采集拭子样品、环境样品和血液样品,开展主要陆生野生动物疫病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6 消毒,6.1 饲养环……

……